你是不是也常看到「未檢出重金屬」、「農藥殘留零檢出」的廣告詞?大多數廠商都會用「檢驗報告」來當成產品的保證。然而,檢驗報告真實的意義是什麼?又能否證明產品優良的呢?我來跟各位聊一下關於檢驗報告的問題。
「文章經授權轉貼,請勿自行轉載」
重點一:檢驗的時間
如果,賣到你手上的產品是2020年生產的,但是官網上的檢驗報告,仔細一看竟然是2002年進行的,你覺得還會有可信度嗎?
在這期間難道原料都不會有任何改變?也一直維持一樣的配方?如果一項產品的檢驗報告能當作行銷資料,那花個幾千幾萬元,然後資料能使用18年,那真的是相當值得!
如果我是消費者,我對於檢驗報告的態度是:只有「同一批產品」也就是說同時製造的產品,才有代表性。
在這網路行銷、博眼球的時代,廠商手邊有什麼行銷素材就放什麼,甚至無中生有、各式各樣的障眼法。有時仔細一看,甚至報告中的產品根本不是同一個!反正大多數的消費者根本不會認真看。
重點二:檢驗的項目
哪一個產品需要進行哪一個檢驗項目,其實需要一定的流程進行評估。但是當廠商將檢驗報告當成行銷素材時,時常能看到相當「稀奇」檢驗報告。
例如,有些保健產品的成分當中幾乎不含農產品,卻常常附上農藥殘留檢驗報告。以膠囊型產品為例,內容量大約幾百毫克,最常使用的植物萃取或是果汁粉實際含有的農產品更不到幾十毫克,農藥殘留的檢驗單位更是ppm(百萬分之一)等級。
但是令人沮喪的是,一般人如果不常接處相關領域,確實這些數字的概念確實很難想像,也難描述這些因素影響健康的程度也是微乎其微。
大家最在意的,未必是對自身健康最重要的;但是大家最在意的,絕對是對廠商最重要的。
重點三:是誰檢驗的
這個部分廠商倒是下足了心思與成本,同時消費者也是最有概念的。即使是在市場買菜的大媽都知道產品要挑有「SGS」的。
哪間公司、單位出的檢驗的?幾乎檢驗報告的質量。業者也儘量找有較高知名度、較大規模的單位進行檢驗,第一是因為檢驗報告如果要當作行銷素材,最好越多人認識這個單位,才能更好發揮這個檢驗報告的商業價值;第二才是這篇檢驗報告確實會有較佳的準確性。
其實「SGS」是一間檢驗公司,卻成為了消費者心中品質的代名詞,甚至知名度還大於所有的食品認證。雖然在各種方面SGS公司確實提供了食品廠商很棒的服務,在食品安全上也絕對有相當貢獻。但是有些更重要的觀念,卻被這響亮的名聲給淹沒了。
「文章經授權轉貼,請勿自行轉載」